3月8日晚,由中國經濟網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的第七屆“兩會議食廳”活動在京舉行。來自食品行業的多位代表委員、相關主管部門領導以及行業專家以“科技創新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為主題,深入探討了在營養健康升級背景下,科技創新和食品安全的發展與挑戰。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獻福做客“兩會議食廳”并發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食品的健康需求不斷增長。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網,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p>
對食品領域來說,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同時,做好食品安全防控工作,讓大家吃的更營養、更放心,是整個行業共同的目標。而在這個過程中,必定離不開科技創新。

朱獻福在第七屆“兩會議食廳”活動中介紹,經過25年不斷的創新和轉型升級,眾品升級為鮮易控股,擁有了全新的產業體系,并重新定位為生鮮食品產業鏈互聯網公司。
從20多年前的“殺豬娃”到生鮮食品產業鏈互聯網公司的董事長,朱獻福依靠著不斷地創新升級把企業打造成了融合一二三產業的新食品經濟實體,并實現互聯網與物聯網協同,多市聯運,包括跨境貿易為一體的產業互聯網。
“我們最大的機遇就是物聯網的應用?!敝飓I福提到,通過融入科學技術+管理技術,以及金融科技和人力資源,該企業擁有集“互聯網+”、“食品產業鏈+”、“溫控供應鏈+”于一身的食品產業新體系。
他表示,在發展過程中企業有兩個創新,第一是在過去的生產階段中走出國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生鮮食品在美國上市的第一家公司。
第二是在行業中連續轉型升級。從食品加工企業轉型為食品產業互聯網公司,為消費者提供食品安全健康的運輸和保障,為用戶提供一些健康、安全、一站式的、系統的商業綜合解決方案。
鮮易以平臺為支撐,以數據為驅動,食品產業鏈、溫控供應鏈多業融合、多網協同,構建跨界融合、共創共享、共生共贏的智慧生鮮供應鏈生態圈。
目前,線下依托生鮮食品服務型制造業眾品、生鮮食品集采分銷服務平臺鮮易通和溫控供應鏈鮮易供應鏈,通過多業融合,打通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逐步構建了高效對接、順暢便捷、無縫連接的農業供應鏈體系。線上,鮮易打造了云農牧產業平臺牧易通,B2B生鮮電子商務平臺鮮易網和冷鏈資源交易平臺冷鏈馬甲,通過多網融合,線上線下聯動,提高供應鏈的敏捷性?!?/p>
互聯網+冷鏈物流,打造智慧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鮮易控股將物聯網技術、云計算結合,線上打造冷鏈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和冷鏈資源交易中心——冷鏈馬甲。冷鏈馬甲以以冷鏈倉儲能力、冷鏈運配能力和冷鏈產品為主要交易標的,融入交易撮合、信息服務、在線支付、物流金融、保險、供應鏈優化等增值服務,通過物流活動數據化,促進貨源、車源和物流服務高效匹配,優化路線和運力,平臺交易用戶節約物流成本10%以上。
線下,建立智能倉儲系統和智慧物流配送系統,搭建溫控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鮮易供應鏈在全國布局7個一級供應鏈園區和23個二級供應鏈基地。云倉網服務平臺DC(倉儲配送中心)、TC(快速分撥中心)、PC(流通加工中心)、EC(電商配送中心)應用二維碼、無線射頻等技術,建起了智能倉儲、智能揀貨等系統,對存儲貨物實現了在線管理,并與合作伙伴共享數據信息。
互聯網+電子商務,提高生鮮品流通效率。
鮮易網依托食品產業鏈和溫控供應鏈,集成生鮮食品交易能力、集采能力、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配送服務能力,解決了交易信息不對稱、流通環節多、成本高等問題,提升了生鮮品流通效率。
據悉,從2012年至今,“兩會議食廳”活動已經成功舉辦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獻福,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二商東方食品集團總經理唐俊杰,全國政協委員、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董事長嚴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全國政協委員、農科院質標所研究員王靜,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食品研究院副院長喬曉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科技和標準司副巡視員任玫玫,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邵薇參與了本次活動。